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制成的各種制品。陶瓷消毒餐具的燒制和應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造型多樣、色彩斑斕、手感清涼細滑、容易洗滌,深受國人喜愛。陶瓷消毒餐具主要生產于江西景德鎮、山東淄博、河北唐山、福建德化、廣東潮州、湖南醴陵。
陶瓷消毒餐具分類
按質地可分為:鎂質瓷餐具、鎂質強化瓷餐具、強化瓷餐具、貝質瓷餐具、色釉瓷餐具
1、鎂質瓷餐具,主要由富含鎂的硅酸鹽礦物的滑石作為瓷泥的主要原料,并經過1380℃高溫燒制而成。所以鎂質瓷餐具具有高白度、高強度、高熱穩定性等突出特點。
2、鎂質強化瓷餐具,是采用鎂質石粉和高長石粉作主原料,在13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燒制而成,其強度超高,脆性很低,高白度,釉面光潔,使用壽命是普通陶瓷的3-5倍,是所有日用瓷中適合作消毒餐具的理想產品。雖然單件產品的成本要比白瓷和普通強化瓷高25%左右,但其使用壽命長、破損率低、檔次高形象好,實際餐具的累積總投入反而要低50%以上。瓷質高貴典雅,釉面光滑柔和,具有耐高溫,耐急冷,溫度高,不易劃痕等特點,且不含鉛等化學物質,是無污染的綠色餐具、環保餐具。
3、強化瓷餐具,強化瓷是高質的瓷泥中加上鋁鎂等成分再經1300℃攝氏度左右烈火燒制,讓他們重新結晶組合,磁化成一種物質,耐碰耐撞是它的看家本領。釉面呈乳白色,手感細膩。強化瓷的色釉較鎂質強化瓷偏暗,在消毒餐具市場上使用的餐具已經逐步被鎂質強化瓷和鎂質瓷代替。
4、貝質瓷餐具,貝質瓷采用高白泥高白釉和貝殼粉經科學的配方,經過1200℃攝氏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然后再彩繪,再上一次釉,經過第二次高溫燒制使之成為無毒、無鉛、無害并永不退色,不易破碎,適合于洗碗機洗滌。貝質瓷餐具的釉面白中帶藍,適合于中低檔陶瓷消毒餐具用戶。
5、色釉瓷餐具,色釉瓷是在產品未燒制之前直接在胚胎上彩繪圖案,經過一次高溫燒成。屬于釉下彩陶瓷,瓷器上圖案為人工彩繪,具有藝術價值,是一種與上面瓷器不同風格的餐具產品。
按制作方法分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什么是釉?釉是覆蓋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土、高嶺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塊)經過研磨制成釉漿,施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煅燒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電介強度,還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塵土腥穢侵蝕等特點。
釉上彩:釉上彩陶瓷是將陶瓷顏料制成的花紙貼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顏料繪于產品表面,再經700℃~850℃高溫烤燒而成的產品。因烤燒溫度沒有達到釉層的熔融溫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緊貼于釉層表面。如果用手觸摸,制品表面有凹凸感,肉眼觀察高低不平。
釉中彩:釉中彩陶瓷烤燒溫度比釉上彩高,達到了制品釉料的熔融溫度,陶瓷顏料在釉料熔融時沉入釉中,冷卻后被釉層覆蓋。用手觸摸制品表面平滑如玻璃,無明顯的凹凸感。
釉下彩:釉下彩陶瓷是我國一種傳統的裝飾方法,制品的全部彩飾都在瓷坯上進行,經施釉后高溫一次燒成。這種制品和釉中彩一樣,花面被釉層覆蓋,表面光亮、平整,無高低不平的感覺。
陶瓷消毒餐具隱患
陶瓷消毒餐具造型多樣、細膩光滑、色彩明麗且便于清洗,是絕大多數家庭購買餐具的首選。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卻有可能成為健康殺手。彩釉中的鉛、汞、鐳、鎘等都是對身體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鐳會殺傷白血球,鎘、鉛和汞都是重金屬,鎘和鉛會引起肝臟或其他內臟中毒,汞會引起肝、腎硬化。使用不合格的陶瓷產品時,這些有害物質會溶出,隨著食物進入人體,時間一長,會引起慢性中毒。同時,制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質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質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會損害人體健康。因此產品的規格和質量尤為重要,達標的彩釉陶瓷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而看起來干干凈凈的無彩陶瓷消毒餐具卻可能為健康埋下隱患。
日常使用注意事項
1、新買的陶瓷消毒餐具,先用4%食醋的水浸泡2-3小時,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質,大大降低陶瓷消毒餐具對人體的潛在危害。
2、不要長期用陶瓷消毒餐具存放酸性食品和果汁、酒、咖啡等飲料。因為陶瓷消毒餐具盛放酸性食品或飲料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就越容易溶解出鉛,等于加重鉛溶出量的毒副作用。
3、彩瓷千萬不要放在微波爐里加熱,尤其是帶有金邊的陶瓷器具,使用微波爐時需選用微波爐專用的陶瓷器具。
陶瓷消毒餐具就暫且說這么多,希望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你,都可以為家人和自己選擇到健康且心儀的餐具。